Search

【大人做錯事,犧牲的卻是孩子?!】–第三次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 part.3

  • Share this:

大人做錯事,犧牲的卻是孩子 ⁉
呼籲市長不要解散棒球隊、斷送球員的前途 ‼
 
早上針對竹市國中棒球隊性平案件質詢教育處代理處長,到底行政調查過程發現了那些疏失,究竟為什麼處長要請辭、校長/主任被記過。
 
代理處長只含糊的表示,學校確實在學生平常生活的輔導,以及性平事件發生後的處遇「有欠妥適」;前處長認為教育處也要負督導不周的責任,所以以個人名義請辭。
 
因為市府不願提供行政調查報告,所以我們無從得知到底實際上是那些環節出了問題,也無法判斷懲處的適當性。不過可以確定,校方和教育處在這件事情上的確有行政疏失。
 
但為什麼大人的失職,卻要解散棒球隊、犧牲孩子的權益?
 
代理處長說,因為調查的過程,發現棒球隊和宿舍的管理必須要進行檢討跟調整,因此棒球隊要進行整體的整隊。所謂的整隊,其實根本就是解散!
 
原先棒球隊的孩子們何去何從呢?
 
代理處長並沒有明說。但我昨天得知消息後,第一時間詢問同樣有棒球隊的國中校長,都說不知道棒球隊被市府解散了,也不確定未來學生會不會轉到他們學校。
 
所以市長昨天說「將協助體育專長學生們的後續發展」,到底是什麼意思?球員們之後可以繼續打球嗎?還是被迫要改升學?這些都攸關孩子的未來。
 
市長難道不知道?
 
棒球隊八年級、九年級的學生本來就積極準備明年的全國錦標賽了,其他學校也一樣,現在根本不可能隨便將學生塞給其他棒球隊,因為球隊本來就有自己培訓的隊員。轉學過去的學生,很大的機會只能坐冷板凳。
 
我想市長不會不知道,卻依然選擇犧牲這群孩子的權益。
 
我慎重呼籲市長不要解散棒球隊、斷送球員的前途。
 
2309 補充說明

許多人認為球隊解散,協助學生轉學、轉隊或是轉班之後,就可以去標籤化,他們就不會被排斥或指指點點了。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球隊可以解散,但標籤不會因此就消失的。

如果要去標籤,應該是學校、球隊管理徹底檢討,讓外界看到改善有成,重新評價,同時間球員能夠在比賽中用球技證明自己。這樣才有機會真正去標籤化。

很難沒錯,但不這麼做,只是讓標籤一直跟著。

如果直接解散,連改過的機會都沒有,等於宣判唯一死刑。未來,只要任何時刻讓其他同學知道某個學生是來在這個球隊的,一樣會被排斥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時代力量新竹市北區市議員。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行政碩士,清華大學計量財金系畢業。   樂觀開朗,喜愛騎單車。 專業理性,但不失對人的溫柔。 熱愛台灣,覺得自己有使命讓社會變得更好。 【經歷】 .時代力量新竹黨部北區主任暨政策研究組長 .美國社福機構 Unity House of Troy 專案經理 .美國社區發展組織 AVillage 組織發展助理 .共同發起海外台灣青年陣線 .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同學會會長 .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專案助理實習生 .清大八八風災竹蜻蜓災後重建副領隊
View all posts